在和政地區發掘出土了豐富的古哺乳動物化石,在不斷發現和研究中,備受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的關注。這些古哺乳動物化石在古動物的演化史中,占有很重要的節點,特別是青藏高原的演變歷史中是很重要的佐證。因不同形態古動物群的生態環境信息,使地質學家能更準確劃分出埋藏它們的地層時代。因為不同區域、不同地層中發現的古動物,代表著不同的古地理環境,而這樣不同時段的古地理、環境的變遷,也與目前人類的現在及未來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
隨著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為主的科研團隊對各類化石研究的不斷深入,為和政地區開展生物地層學有了更新更堅定的基礎。全面理清、厘定和政地區新近紀和政古動物群的演化順序及埋藏的地層沉積的時代序列,成為此次課題項目組進行科研的重點之一。所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邱占祥院士在9月份主持了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美國洛杉磯自然博物館、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不同學科與專業的科研人員20多人對化石產地密集的官坊、莊禾集、大浪溝等野外地層和相對應的化石標本出土點,進行了科考工作。這僅是科考工作的開端,相應的實地勘察和化石標本的研究工作正在逐步開展。
科考團隊研究討論工作
博物館館內考察工作
科考團隊野外工作
甘公網安備 622925020001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