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中國科協組織專家評審,我館獲評”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一座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脊椎古哺乳動物化石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于2003年建成開放。因館藏化石數量豐富、種類繁多、保存完好,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近年來相繼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甘肅省綠色單位建設環境教育示范基地、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并在2012年度榮獲第十屆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獎;2021年9月份,被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認證為“世界上鏟齒象頭骨化石最多的博物館”;今年9月份又獲中國博物館協會和中國文物報社共同評選的“新時代博物館百大陳列展覽精品”榮譽。
作為自然類專業的博物館,我館在科普教育工作中,充分發揮科普教育職能,服務公眾。在硬件設施中,我館專門打造了面積500平方米的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設立了互動區、課堂區、體驗區,運用智能電子設備等科技手段,讓青少年在博物館里感受“學中玩、玩中學”的教學模式,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在“軟實力”中,我館相繼推出了VR全景數字博物館,讓廣大游客足不出戶了解館內藏品和內容。并充分利用新媒體微信公眾號、快手、抖音等平臺開設科普專欄、科普直播、科普短視頻宣傳,讓公眾多角度了解和政古動物化石知識及保護工作。在文創中,我館推出了一系列精美圖集和青少年科普書籍,極大的拓展了我館科普工作面。
的科普教育實踐工作中,我館結合自身資源,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廣大公眾服務。“走出去”中,堅持不懈開展博物館“六進”活動,深入校園、軍營、社區、企業、景區、養老院等場所開展科普教育宣傳工作,使化石文化深入人心。并結合世界地球日、國際博物館日、建軍節、國慶等重大節日開展大型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受到了社會的良好贊譽。在“請進來”的方式中,依托專業陳展和青少年活動中心,與周邊學校共同打造“館校共建”模式,在館內長期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讓博物館成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推出了“小小古生物家訓練營”“小小講解員”等科普品牌,培養了素質高、能力強的小小講解員志愿者隊伍。
進景區
進社區
進養老院
進軍營
進校園
國際博物館日大型演出及科普宣傳活動
科普工作任重道遠,此次獲評“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更加激發了我館開展科普教育工作的熱情與積極性,我館將繼續秉承初心,堅持不懈,讓科普工作以更多樣的形式呈現在公眾面前,有效發揮博物館科普教育職能。相信,當您走進和政古動物化石博館,就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口,我們將與您一起飛躍歷史的時空隧道,共同感受生命的輝煌與悲壯,感受生物演化的萬變奇妙與大自然變化的豐富多彩。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歡迎您!
甘公網安備 62292502000112號